+ 紀念冊設計中的基礎的色彩
紀念冊設計是由色彩、圖形、文案三大要素構成的。圖形和文案都離不開色彩的表現,色彩傳達從某種意義來說是第一位的。一個好的廣告設計。首先要吸引人的注意力,而人們最先受到刺激的因素就是色彩。色彩是紀念冊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尚未了解廣告設計的內容時,我們對一個廣告的第一感覺是通過色彩而得到的。它能從直觀上給人諸如華麗、高貴、典雅、俗媚等不同的心理反應,同時色彩與形的組合也可以使我們更好地辨認圖形,因為色彩所具有的象征性,會使我們產生各種不同的聯想,從而達到廣告的最大效應。
色彩是版式設計的編排元素之一,不同的色彩給人以不同的心理暗示與心理感受,當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色彩喜好。在自由版式設計中,設計者對色彩的運用與編排不能僅憑個人喜好,要針對設計內容的需要和設計對象的不同來決定色彩的選擇和編排形式,把握好色彩變換的節奏感。倘若把握不好這一點,色彩變換可能失去節奏感,產生不了趣味性,人們也將難以從色彩變換的節奏感中體會到那份輕松與愉悅。自由版式設計中的色彩變換的節奏感表現形式有這樣幾種:連續的大面積的黑白灰關系與小部分色彩的對比產生的節奏感;不同的色相與明度之間的變換產生的節奏感;同一種顏色中不同的位置、比例的變換與分配產生的節奏感;通過大膽地使用補色,強化局部之間的對比變化來增強畫面的節奏感。當色彩變換的節奏感與人們產生某個相同頻率的共鳴時,其中的趣味性便會顯現出來,人們也會得到審美情趣的滿足。
線在紀念冊設計中起到的作用在于:線是劃分界面的主要因素,起到協調統一的視覺美感,線的作用是形成一定的比例;線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引導界面視覺流程的重要因素,線是具有方向性的,總是能牽動人的視線運用;線在點與面之間起到協調的作用,并且可以平衡界面;最后線也是可以有疏密程度的,這種變化可以依據透視規律搭建立體空間等。面在宣傳紀念冊設計中的具體作用:面對于點或者線來說,更加容易使界面產生穩定厚重的視覺效果,所以面可以起到更加立體的感覺;面是界面中占據比例最大的元素,也是界面中比較成形的元素。
企業宣傳冊的前提,不管設計如何精美,如果在規劃前不清楚設計的目的,那也無濟于事,比如,我們需要設計一本宣傳企業文化品牌的宣傳冊,而我們大談產品特點和品質,那顯然是不合適的。只有清楚宣傳冊的設計目的,內容規劃自然也就明確了。最好把閱讀群體更加細化一些,宣傳冊不同于書店銷售的書籍,出版社在出版書籍時也有目標讀者的定位,但相對模糊寬泛一些,但我們在設計企業宣傳冊時必須有非常明確的目標閱讀群體,因為每個群體的閱讀習慣、閱讀目的是不一樣的,只有全方位迎合目標群體的需求才能,才能很好的起到宣傳的效果。
需要強調的是設計思維指的并不是設計師的思維,只是設計師相對善于運用設計思維去完成顛覆和創造,設計本身的價值也體現于此。設計思維是一種思考的方式,設計思維是整合要素、系統思考、拆分重組與創造改進的過程;是多維度,多角度,多層次切入問題的過程;是嘗試、突破也是創造價值的過程。但不可否認的是,設計對于時代的進步和人們生活品質的改善所起到的作用。傳統的思維方式偏向數據+結構性,它是工業經濟的商業產物,對于商業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力,更偏向于解決物的問題。時代發展到今天,人性極大的被釋放,所有行業都開始比以往更關注“人”,而設計思維正是從人出發,導向更重與人本身,解決的是人性以及本能的問題,偏向實踐+本能。
紀念冊設計一般都是采。c、線、面)來確定藝術設計的過程,賦予消費者的一項視覺傳達意識,其包含多方面的藝術問題,同時要展現現代紀念冊設計的綜合藝術,企業形象文化的傳播形式方法很多種,比如:標致設計、特色設計、包裝設計、裝幀設計、等以多種科技形式傳播手段、向消費者傳遞企業形象文化和綜合性藝術感受,這樣不僅讓消費者閱讀基本信息,也讓讀者更好地體會其中的藝術內涵和文化品味。首先要深刻理解和熟悉作品內容和作者風格,在整體設計中才能注入真實情感,才能準確地呈現出作品特色和作者特性,提升紀念冊設計的精髓所在,強化作品的文化內涵。在
紀念冊設計上更能精確把握創作意圖。特別是現代企業紀念冊作品,在設計方面也比較重視環保意識,環保意識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成份。
在紀念冊設計中的色彩調和就是運用調和的基本原理,把不同明度、色相、彩度的色彩組織起來,形成漸變的有條理的或等差的有韻律的畫面效果,使原本強烈對比、刺激的色彩關系因此而變得調和;使本來雜亂無章的、自由散漫的色彩由此變得有條理、有秩序從而達到統一和諧。凡是有秩序的方向,所選擇的配色都是調和的。即不論什么方向、什么系列選色,只要保持一定間隔就能夠令色彩協調,孟塞爾的色彩協調理論也叫秩序協調,是企業紀念冊在設計中的基礎的色彩調和標準。色彩平衡是圖像處理中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對圖像的色彩平衡處理,可以校正圖像色偏,過飽和或飽和度不足的情況,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制作需要,調制需要的色彩,更好的完成畫面效果。
平面設計已發展成一種復雜的傳播形式和藝術形式,根據不同的題材、不同的應用,設計也發展出自己的構圖方法和要求。研究構圖的視覺規律,掌握信息傳遞與詮釋的視覺張力,有助于加強設計師對于視覺要素的認知和理解,提升視知覺的想象力。張力的原意是指物體在受到拉力的作用時,其內部存在的垂直于兩鄰部分接觸面上的相互牽引力。繪畫和攝影等平面藝術中,張力不同程度地作用于視覺產生擴張感、延伸感、膨脹感、收縮感、旋轉感等,表現運動感,引發視覺心理的各種感受,諸多因素都可以凸顯視覺張力,其中構圖的視覺張力最直觀、影響力最大。
在設計中,對比也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凡是要想使某個圖形突出,就必須有與其相對的圖形運行比較。例如:我們可以利用顏色面積,如下圖采用色彩的對比關系,從而使小面積的紅色的圖形顯得更加突出。 有對比必然會有變化,變化是對比在畫面上所產生的效果。在追求畫面的對比性時,應注意不能變化過大,不然會使形象之間互相爭奪,看上去眼花繚亂而失去美感。畫面應該既要有對比、變化,又要有調和、統一,畫面在追求變化的同時,又采用了相類似的元素使畫面達到了統一。只有處理好兩者的關系,才能取得好的畫面效果。
為了使版面構成更好地為版面內容服務,尋求合乎情理的版面視覺語言則顯得非常重要,也是達到最佳訴求的體現。構思立意是設計的第一步,也是設計作品中所進行的思維活動。主題明確后,版面色圖布局和表現形式等則成為版面設計藝術的核心,也是一個艱辛的創作過程。怎樣才能達到意新、形美、變化而又統一,并具有審美情趣,這就要取決于設計者文化的涵養。所以說,版面構成是對設計者的思想境界、藝術修養、技術知識的全面檢驗。版面充滿趣味性,使傳媒信息如虎添翼,起到了畫龍點睛的傳神功力,從而更吸引人、打動人。趣味性可采用寓言、幽默和抒情等表現手法來獲得。